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教研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18:26:17

教研范文

教研范文篇一

  为给全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做好准备,我们利用两天的时间对教育局、建设局、国税局、供电公司等四个单位进行了调研,初步掌握了部分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思想状况,现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略)

  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主流是好的,但在其部分下属单位党支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单位工作地点不固定,党员分布分散,集中组织存在困难,导致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如建设局建筑行业)。

  2、对于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但组织关系没有及时转走的党员,更难管理,收缴党费都存在困难,更谈不上教育管理(如部分企业)。

  3、个别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活动经费、硬件设施和党员教育材料短缺,开展活动较少,导致组织涣散,不能完成组织职能。

  4、制度建设不完善,对党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5、由于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具有居住地分散、年龄大的特点,对他们的管理相对薄弱,这些党员或者忙于生计,或者老弱多病,参加党组织的活动相对比较困难。

  6、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企业,单位抓经济效益意识强,抓党员教育管理意识差。

  三、部分党员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突出表现在个别党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性,对党失去了信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一些思想不过硬、意志薄弱的党员产生了“拜金主义”不良倾向。如在某些中学,部分党员教师向学生摊派学习资料,收取不合理费用,甚至弃教从商。

  2、党员先进性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有的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仅仅是交几元党费的关系,把自己等同于普遍群众。个别党员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责任,只要待遇,不讲奉献,对工作斤斤计较、拈轻怕重,对个人有利的事抢着干,有困难的事等着看,有风险的事不想干。有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较差,工作作风飘浮。如部分党员仅仅把工作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创新意识差,工作业绩不突出,甚至不如普通群众。

  3、纪律松懈,组织观念不强。个别党员当初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前态度积极、工作干劲十足,入党后不能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出现退党的现象。在履行党员义务方面存在着长期不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不做党分配的工作的现象,在工作中拖拖拉拉,经常无故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4、搞形式主义,爱做表面文章。有的党员不能正确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爱揣摩领导心理,曲意奉迎,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爱听什么就说什么,不从群众利益出发,不实事求是,讲大话,讲假话,热衷于搞形式主义。

  5、少数党员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不强。主要体现个别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把国家给予的执法权力,当作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执法时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

  6、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业务知识不够全面。有些党员对政治、业务学习不够认真,不够深入,存在粗枝大叶的现象,造成部分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深感自己业务知识的不足,给自己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四、对开展教育活动的建议

  1、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很多党员反映现在身边活生生的先进性典型不多,应树立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

  2、要加强领导。由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挂帅,党员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3、开展教育活动要和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就搞活动而搞活动,防止“空对空”。

  4、形式要灵活多样,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注意克服“工学”矛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教研范文篇二

  我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经从建管并重阶段转入集中力量抓学用和资源开发阶段,终端站点的管理维护和学用活动开展直接影响到远教工作的大局,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县远教站点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群众座谈、现场查看等方式对6个站点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照不同的建点类型随机抽样,选择了学校站点2个,分别是张公中心小学和涔南乡文家完小,建在村部的站点2个,分别是大坪乡东岳村和如东乡驰马岗村,建在农户的1个,即闸口乡花园湾居委会,建在乡镇站所的1个,即雷公塔镇涔北村。

  一、当前全县远教工作的现状分析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全县远教工作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1、群众对远教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比较高。在重点解剖的6个站点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3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组织群众座谈6次,参加座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38人,走访群众21户。

  据统计,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知道村里正在开展远程教育;认为中央开展远程教育非常有用的占95.8;对远程教育兴趣很浓的占80.8。这说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远程教育这一新鲜事物已经基本接受,而且非常欢迎。

  2、站点学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学用活动的开展情况是此次调研的重点。

  问卷统计显示,经常参加远程教育的群众占80,偶尔参加的占16.7;认为远程教育对自己来说已经有了效果的占31.7,认为是自己致富好帮手的占60.8;参加远教学用活动10次以上的占83.3,参加6-9次的占15。我们认真查看了各站点的学用记录、计划制度等文字资料,并深入到学用基地了解实际情况,张公中心小学作为全县的示范性村校站点,重点采取分组学习和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学用,效果十分明显,涌现出了花卉栽培大户陈高清、生猪养殖大户丁才华、机车维修乡土专家黄明贵等一大批远教学用标兵,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参加远程教育的兴趣和致富积极性。

  3、站点管理及运行情况基本达标。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终端站点的设备运行基本正常,故障发生率与排除率基本持平,其中有5个站点的操作员都能单独排除一些常见的故障,管理制度也比较严格,能够保证干部群众的正常学习。

  大坪乡东岳村站点建在要村部,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和非常重视,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干部管站”的管理机制,在完善县远教办统一制定的四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建立了“远教学用活动季度通报制度”,即每季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时向群众通报村里的远教学用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收集群众的学习需求和对远教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一办法很好的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在远教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用活动的开展。雷公塔镇涔北村站点是与镇水电站联建共享的,水电站发挥干部的技术优势为村里党员干部开展培训,对终端设备搞好日常维护,自站点建成以来还未出现过一次因设备故障影响学习的情况。

  4、站点效益的发挥比较充分。各站点基本上都能按照县远教办和乡镇党委的安排,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较好的发挥了终端站点的综合效益。

  在今年年初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如东乡驰马岗村、盐井镇和平居委会、闸口乡花园村都利用远教设备进行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其中驰马岗村还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了公开计票,让群众大开眼届。两个学校站点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所在村党支部搞好技术培训,查询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东岳村在发挥站点功能上注重“两化”,一是实现了村级办公自动化。将村里的公务文件、资料报表等全部用电脑打印,由站点操作员负责将村里的计划生育统计表和会计帐目等逐步存入电脑硬盘,使用专门的电子财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群众进行查询和监督,真正做到了村务和财务公开。

  二是做到了学习服务人性化。村党支部把远程教育作为服务群众的一种先进手段,要求村支两委干部都做远教工作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倾听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随时收集有助于远教学习的资料,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学习内容。

  村妇女主任每个月都召集育龄妇女到站点进行妇幼保健、计生政策、妇科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还将准妈妈们召集起来学习新婚、孕期、产后保健常识,以及对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等知识。

  二、目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远教工作开展两年多来,我们总结出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但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努力改进和提高。

  1、远教培训的普及不够,群众的接受水平有待提高。在此次调研的群众座谈中,我们发现远教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两年多,但仍有部分群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远教工作过于超前,与当前农村现状不符,还有3的人没有参加过学习,有15.8的人认为远教对自己没有什么作用。

  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远教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群众的学用兴趣,提高他们的接受水平。

  2、站点运行的保障不够,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待提高。如何保证终端站点长久运行是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制约站点正常运行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运行经费难保障。重点解剖的6个站点中有4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费保障问题。

  闸口乡花园湾居委会站点建在党员大户孙圣军家,属于一期宽带上网的站点,无村办企业。试点工作第一年,村里在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筹措了640元上网费、200元的电费,但是第二年由于种种原因就只能暂时采取外借和干部自筹的方式勉强维持。

  二是设备维护难度大。由于我县站点分布线长面广,各地环境差异较大,不便于统一安排使用和维护。

  同时维护力量有限,反应不迅速,目前商家并未按照市委远教办规定成立技术力量充足的专业维护队伍,虽然有一两名技术员采取打游击的方式轮流作业,却远远无法满足维护要求。三是培训力量不充实。

  为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离开后各乡镇远教工作力量不减,我们及时选配了一批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担任远教专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部分乡镇还存在“专干不专,技术不硬”的现象,少数乡镇的远教专干因为业务知识不足、工作精力不够或者自身水平有限等原因,还不能真正担负起操作员技术培训、终端设备维护和教学资源开发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克服和改进的。

  3、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教学内容适应性有待提高。群众座谈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当前远教学习内容丰富,对生产生活帮助很大的只占72,是因为学习内容对自己有吸引力才参加远教学习的只占65。

  这说明目前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力度不够,内容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尽量开发基层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积极引进群众最需要的、最能见到效果的优质课件,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开发,努力充实县级远教资源库。

  4、站点功能的拓展不够,综合效率的发挥有待提高。远教终端站点不仅能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培训,同时还具有很多相关的功能,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站点都只停留在组织集中学习和电脑培训。

  所调研的6个站点中,只有张公中心小学和雷公塔涔北村站点在村级换届选举和党员春训中运用了远教设备,其它几个站点还没有在拓展功能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站点的综合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建议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加大操作技术培训力度。为把操作员培训工作抓落实抓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着手。

  一是明确专干抓。针对志愿者走后乡镇没有从事远教工作的专职人员这一状况,应该给各乡镇配备一名远教专干,由县远教办组织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组织部下文任命,主要负责培训村级操作员和乡镇远教方面的日常事务。

  二是包村干部抓。由包村干部负责组织所包村的党员干部参加技术培训,督促他们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包村干部的一项内容。

  三是鼓励教师协助抓。充分利用教育战线的师资力量,鼓励乡镇中小学电脑教师在假期协助乡镇搞好操作员培训。

  四是组织志愿者帮助抓。由团县委组织具备一定电脑操作基础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下到各远教点开展义务培训活动。

  2、加大运行经费的统筹力度。确保各个站点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

  目前维护费和上网费都是采取各点自主筹措、自主支配的方式,远教部门无法对各个站点进行有效监管,不能保证站点每年开通宽带网、设备随时运行正常,因此可否由县、乡财政对运行经费进行统筹,然后由县、乡远教部门及时地落实各项工作,合理地支配运行经费。

  3、加大办点示范力度。远教工作面大内容广,做到各个站点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最好采取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来开展此项工作。首先是从典型推介入手。

  随着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个人典型和集体典型就会不断涌现出来,要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其次是从模式推广入手。

  远教站点类型较多,它们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运行及管理模式,要将其中一些先进的模式及时地大面推广。

  4、建立教学资源交流平台。拥有适用、高效的教学资源,是从事远教工作的一个必备条件。

  而现有的一些教学资源往往与党员干部们的需求有些脱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教学资源需求交流平台。

  远教部门应该通过调研、网上征询等各种方式收集基层所需求的课件类型,然后结合他们的要求开发出新的教学资源或将已有资源加以改进。

  5、县、乡成立应急小分队,提高设备维护效益。实践证明,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对于学用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到学用活动的开展和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但正常耗损和设备障碍又是经常发生,因此县、乡两级应成立设备维护应急小分队,对于一般性障碍就由乡级应急分队负责受理,他们不能解决的上报后由县级应急分队处理。

教研范文篇三

  近年来,我们**区城南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始终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放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抓,坚持“服务、引导、感化”与“监督、教育、挽救”相结合,努力加强和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的新思路,从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作出了贡献。

  一、城南街道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现状及分析。

  几年来,我们城南街道形成了以街道、居委会、居民楼、企业四级组成帮教网络,做到了层层都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街道共有刑释解教人员34名。近10年来,无一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重新犯罪率为零。目前帮教对象中,除凤凰社区的于某、陈某,锦绣社区的陈某3人退休在家养老外,其余刑释解教人员在帮教小组的关心下,通过他们个人的努力,都能以各种形式就业,有的打工,有的搞个体经营当起了老板。

  如今全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在工作、生活、遵纪守法等方面总体较好,但也有个别人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好逸恶劳,工作不踏实,怕吃苦,畏人言;在生活中摆不正位置,容易造成生活上的窘迫和家庭的不和谐。

  二、关于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1、衔接工作要到位。

  一是与监狱工作做好衔接,收到监狱寄出的通知书后,走访其家庭,并把他们在监、所的表现和家庭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做好记录,建立个人档案,为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数据和资料。二是与社区矫正工作做好衔接,把他们参加社区矫正的表现和个人特点、家庭情况记入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三是建立帮教小组,对于重点帮教对象成立3-5人的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对于一般表现较好的刑释解教人员组成二人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并根据各人不同情况制定帮教措施,明确帮教责任。

  2、引导教育要到位。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最初环节是他们今后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社会的宽容、接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决心。此时也是帮教工作的关键,俗话说,闲则生非,引导他们就业就成为重中之重,刑释解教人员此时如果不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老是在社会上游荡,很容易

  再次“旧病复发”,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但是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加之刑释解教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又缺少工作技能,在就业问题上为弱势群体。但是现实中有的刑释解教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出狱后的困难认识不足,一度对帮教人员产生了一些抵触。帮教人员找到其谈话时,居然能据理自傲,说自己刚出狱,作为政府部门就应该给他安排吃、住、工作,好象他服刑成了功臣,真是既可怜又可笑。因此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引导教育尤为重要,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犯罪行为曾经为社会所不齿,服刑期间他们是罪犯,出狱后,一定要珍惜重新做人的机会,牢记过去的耻辱,踏实做人,艰苦创业,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其次要引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教育谈话中,我们经常向刑释解教人员贯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鼓励他们向成功的典范学习。我们**区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麻饼师傅全拯,是平凡岗位上的成功者,通过典型启发刑释解教人员要吃苦耐劳、立足现实,树立自信,找准自己创业的起点,重新走上社会。同时要提醒告诫他们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切不能重新犯罪,否则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

  3、跟踪服务要到位。

  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对自己不光彩的一页都羞于启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否则帮教工作会适得其反。刑释解教人员从社会地位来说也是普通公民,作为帮教工作人员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隐私,跟踪服务要到位。“跟踪”是以合适的途径、方式了解帮教对象个人表现、家庭、工作情况,督促他们做到遵纪守法。“服务”是指经常开展帮教活动,在他们最困难时拉一把,帮他们解决难题。平时要多观察、多谈心,肯定成绩,指正缺点,做到“四必访”,一是思想波动时必访,二是生活有困难时必访,三是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四是社会交往有异常时必访。使刑释解教人员充分体会到社区帮教组织的温暖,尽快消除自卑心理,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如莲花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孙某,因所在企业倒闭,多年来一直多方上访,为自己的待遇讨个说法,帮教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解决此矛盾,孙某对此非常感激,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支持社区建设,多做好事,报答政府和社区的关怀。

  三、关于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

  1、帮教工作与监狱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把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期望送到监狱,让他们感到家庭

  和社会没有遗忘他们,鼓励他们在监狱要加强改造,为刑满后帮教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宝带小区吴某因职务犯罪2007年入狱,在南京服刑,妻子没有工作,儿子26岁,痴呆、癫痫,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陷入了特困境地,帮教工作站第一时间了解了此情况,经协调,及时为该家庭办理了低保,今年4月,城南街道主要领导和帮教工作站成员看望了吴某的家庭,并带去慰问金和物品,希望吴某在监狱要认真改造,争取立功减刑,早日回到家中。

  2、帮扶政策、资金要到位。妥善安顿好刑释解教人员,对减少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我们城南街道地处新城区,每年的帮教资金虽然不多,但是发挥的作用确很大,有的帮教对象在监狱服刑时间较长,出狱后真是一无所有,此时给他们送去一份关怀,无疑是雪中送炭。今年3月下旬,帮教对象孙某因家庭困难,女儿面临失学,帮教小组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妇联联系,经协调,确定给其女儿减免部分费用,帮这个家庭度过了难关。如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帮教工作,政策扶持到位,对帮教工作的开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研范文篇四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形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具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学生由消极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的转变。教师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时了解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学的情况,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基本情况

  ⑴性别和年龄结构

  1 2 3 4 5 ⑵学历情况

  ⑶职称结构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5%多,以成为主体,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新路,注重总结经验,多出教学、教研成果。

  2、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状况

  ⑴教师任教情况

  结果发现四分之一多的教师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绝大多数小学教师为兼职教师,很大一部分农村小学校点教师存在一人把一班的现象(即教这个班的所有学科),兼职即牵扯教师精力,增大工作量,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从上述两方面就能明显呈现出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我县正在实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学区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⑵教育科研情况

  申报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实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

  承担科研课题并实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

  1 2 3 4 5 论文

  发表(正规教育刊物)

  奖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三、思考和建议

  1、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从调查中发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县城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乡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低,而新课程的实施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期待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知识结构,教师不但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还应该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扩大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是能力结构,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等。调查发现,多数教师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渴望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要求则更迫切。对于教师的这种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如提供一个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的平台,建立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联谊制度(各乡镇可充分利用学区内的优秀师资),联谊学校双方每年选派教师,定时到对方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事先确定时间和地点,确定要研讨的教学问题举办研讨会,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使新的教育思想得到传送,先进的教学经验得到交流,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搭建这样的平台,不仅使学校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机制,更重要的是可以督促教师去学习、去反思、去主动发展自己。这无论对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还是对农村学校的未来发展都是重要的。这种交流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是实质性的而非形式化的。只有当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高了,全县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才会提高。

  1 2 3 4 5 2、要指导教师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构建开放的课程结构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构建开放式课程结构,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和课本联系紧密的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的校本课程,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各学科只有通过自己校本课程的组建,才会不断拥有和更新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才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否则,他的教学就可能是刻板的、缺少个性的、缺少活力的。调查可见,有些教师还不能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查询课程资源,很多教师没有订阅学科教学杂志,很多教师还处于想搞研究苦于没有资料可查的状态。课程资源可分为有形的课程资源和无形的课程资源。根据了解,教师们通常多注重的是有形的课程资源,如电脑、各种教具、标本、音像资料、课件、相关图书刊物等,而现代教育形式也要求教师同样要注重和善于利用无形的教学资源,即非实物的教学资源,是指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学科有关的社会新闻热点及身边熟知的事情,等等。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已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关心现实,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最易产生兴趣,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掘、使用。另外还有教师之间的合作、经验交流、信息的传播,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源。教师拥有了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学校课程的创造者、生成者和主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知识,最终达到构建开放式课程的目的。

  1 2 3 4 5 3、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培训质量

  我县30岁至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64%,说明这部分中青年教师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因此,加强中青年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非常重要。从战略的角度讲,人力资源是学校的一种长期财富,其价值在于创造学校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所以必须制定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学校要面向未来储备师资,通过在职培训、相互交流、外出学习等多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逐渐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师资队伍,建立教师队伍的梯队,争取做到成熟一批、培养一批、开发一批。这对于改变我县教师年龄结构断层,农村中小学学科师资不配套,后续力量不足的现状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加强教师培训,既是教师的需要,更是学校的需要,而且首先是学校的需要。它是对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手段,就学校而言,教师培训是具有高回报率的人力资源投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参加在职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学校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校。所以,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给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结合校本教研搞好教师培训;充分利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题、内容,认真组织教师的全员培训,避免流于形式,应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4、尽快充实我县青年教师队伍,平衡教师年龄结构

  1 2 3 4 5

教研范文篇五

  在个人在进行支教之后需要写好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那么应该如何写报告的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支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眼间大学第一学期已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这的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体会属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学生充实自我、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暑期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这个熔炉;有人抓紧机会去进修,参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训班,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有人则准备跋山涉水,去游历神州各个地方,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而卧则是希望能够深入校园,融入学生的群体中,所以我选择了教师实践这项活动。

  假期实践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与“生产、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人才。实践教学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国情和学科专业背景的了解;通过实地动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开阔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劳动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

  下面就讲讲我的大学生教学实践经历吧,很令人难忘的回忆,它是我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实践,从中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因为我要照顾比我更小的学生,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担负起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只是得责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着各自与学校专业相互挂钩的教学实践基地,这更有利于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践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更多的是要亲身尝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定期书写实践报告或心得,这样才能很好的总结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开始我先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记得刚开始和小同学相处时,我急着找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干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

教研范文篇六

  为了解我县边远村小现状,关心边远村小师生疾苦,倾听边远村小教师心声和诉求,今年以来,县教委组织开展“边远村小行”活动,县教委主要负责人先后10余次深入边远村小调研,先后调研了中峰镇新庄村小、东溪镇犀牛村小、安稳镇大生田村小、永新镇保觉村小等20余所边远村小,足迹遍布我县东南西北四方边陲,行程达2000多公里。每到一所村小都仔细查看学校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并与村小师生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学校、师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了解了我县村小现状,为制定出台发展村级小学、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政策措施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现就调研活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村小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现有教学使用村小111所、教师527人、学生7342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15%,是全县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就近入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农村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一所村小就是一个乡村的文化核心和活力之源,办好每一所村小是践行公平教育理念,惠及教育民生的重要内容。广大村小教师,坚守在国家工作人员中条件最艰苦的岗位,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以师者的奉献与责任支撑起师魂的脊梁,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田维敏、“感动綦江十大人物”——肖大伦等一大批村小教师先进典型,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办学条件亟待改善。一是教学设施陈旧。在调研中发现,除九十年代末迎接“两基”国检修建的部分村小外,其余村小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有的甚至还是“干打垒”和土墙的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即便是90年代修建村小也由于缺乏维护和修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墙面脱落等隐患。学生用的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大多已用了10多年,残破不堪,亟待改善。二是活动场地、器材匮乏。在走访的10余所村小中,有半数以上的学校操场没有硬化,师生在“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的土坝子上活动、玩耍,有的甚至杂草丛生,蛇鼠出没,安全隐患严重。篮球架、乒乓台等有限的运动器材大都残破不堪,已无法使用。

  2.教师结构亟待优化。在调研的十余所村小中,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8.2岁,教师结构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相对老化,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容易扼杀学生创造力,造成学生胆怯、自闭的不良意志品质。同时,在村小教师中,男女教师比近4:1,性别比例严重不协调,不利于村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小常规管理秩序混乱,不按教学作息时间安排课程,有的甚至下午一两点钟就放学回家。课间活动内容单一,只是做老版的广播体操,全县广为实施的2+X课外拓展活动、校园集体舞、间操课等活动课程等没有开展。

  4.课改工作推进滞后。课堂教学还处于课改前的教师“满堂灌”式的课堂,“綦江课改”所推崇的问题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模式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5.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村小教师中90%以上为原耕读校教师和代课转正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培训,不仅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有的甚至连文化水平也不能很好胜任教师岗位,突出表现在低段的汉语拼音教学和高段的数学教学,教学内容谬误频出,存在“老糊涂教小糊涂,越教越糊涂”的现状;部分教师普通话水平不符合教师要求,还有用方言教学的现象;部分村小教师衣着、仪容不整,与教师职业要求大相径庭,行课期间饮酒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

  三、改进意见

  一是加强硬件投入。修缮村小门窗,更换全部村小桌凳、黑板等教学设备设施,添置乒乓台、篮球架等体育运动设施,硬化规模较大、且将长期存在的村小操场;强化村小食堂建设,确保村小师生“吃热饭”项目落到实处;为每一名村小学生配发《新华字典》等必备工具书,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均衡配置教师。实行村小、中心校教师轮岗等措施,加强村小教师流动,保障村小师资均衡;新参加工作教师应到村小磨练,体验边远村小教师岗位的艰辛,同时也为村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继续实行支教教师资金、政策倾斜,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深入边远村小开展支教工作,引领、带动广大村小教师素质整体提升;进一步强化中心校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任教师走教力度,缓解村小专任教师不足难题,确保村小开齐开足课程。

  三是强化村小教师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村小教师新课程理念、及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方法培训,提升村小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促进村小学生学业水平及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继续开展村小教师转岗培训,缓解村小音体美等专任教师不足难题。

  四是扎实推进村小课改工作。村小课改工作是綦江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影响,已成为我县课改工作的短板,下一步,将建立健全村小课改工督导考核力度,强化教研员、课改名师送课下村,并在各村小评选出课改骨干教师,以榜样带动、示范引领,扎实推进村小课改工作,丰富綦江课改内涵。

教研范文篇七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二)建议

  1. 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层面。使教师个体素质达到优良,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部分教师还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计算机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组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3. 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常规通报,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逐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二.整改措施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自学、进修实现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苦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牢固练就扎实五项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说课评课、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 努力完善教学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课下认真评课、精心设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二)学校方面

  1. 加强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校领导队伍。

  2.坚持不懈的抓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

  3. 抓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要求广大教师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尽快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4. 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三)教育部门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优秀生源外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差,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进而打消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外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留住优秀生源。

  2.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组织教师交流。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部分学科教研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科建设。教师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风格及亮点,教师可以在听评课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建设,只有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携手,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将我校教育送上一个新台阶!

教研范文篇八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调查的背景

  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由教师在职培训演化来的。教师在职进修也称为在职培训,它既包括在职教师参与旨在拓展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活动,也包括其获得学位、证书、资质等准备性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培训,指学校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经历和活动机会,促进教师在专业、学术和自身修养方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开始发生转变,是整个教育体系逐步规范化,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也逐步转向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现今,新教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在提高素质的核心下,追求质量的提高。就目前看来,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培训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若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就一定要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二、调查的目的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各学校都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此,一种集中的非学历教师培训在全国开展起来。这类培训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小学在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课题,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培训条件”几个角度出发,对A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

  三、调查的过程

  (一)设计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咨询相关人员初步编制问卷,然后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对问卷可行度进行预测,反复修正后确定问卷。

  (二)发放问卷。在A小学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回收率为95%,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

  (三)整理研究。整理回收的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培训内容的分析

  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不同,但计算机应用和心理素质培训是各级教师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训、创新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

  (二)对培训方法的分析

  第一,对提高素质途径的分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经验,参加实践活动,参加科研活动。

  第二,对培训模式的分析。大多数教师希望采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师支持校本培训模式。

  第三,对培训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见的参观考察培训形式,有些教师希望采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动、有指导的自学、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三)对培训条件的分析

  第一,对培训者要求的分析。教师多希望特级教师或有专长的外地专家、学者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者。有的教师认为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和相关机构的讲师也可以作为培训者。

  第二,对培训时间的分析。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应对培训时间作出统一安排,希望在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五、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不合理

  继续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老师,对知识储备和培训内容的把握很重要。有些培训教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缺乏对学科动态关注,无法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因此,不能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片面的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喜好为出发点,传授的知识空洞、抽象,没有很强的应用性,缺乏时代感,不能与学科的学术动态紧密相连,无法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训方法不合理

  培训方法过于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继续教育的重点偏重理论教育,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学员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死板,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学员的需要不被重视,教师将继续教育理解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和解答疑难,缺乏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三)培训条件不合理

  培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互相影响,产生矛盾,是教师的教学工作收到阻碍。

  六、解决的对策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第一,加强教师本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就我国师范院校现状看,大多教师教育院校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为中心,忽视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部分教师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所以,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传授给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增加在教育知识方面的学习力度,提高对教学论、课程论、学生教育、心理、管理知识、教改动态、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的重视度。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弥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的不足。此外,可以发现现在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应该为教师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

  第二,培训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应选取不同的培训重点。对于那些相对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高级、一级教师,应采取起点高的培训,在内容上应侧重教育科研方法、专业知识更新、先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而针对相对水平较低、能力较差的教师,要加强在学科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学生心理知识、学习辅导技能、班级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二)在培训模式方面

  第一,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目前,校本培训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以自己任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本学科的教研、科研活动来自主进行。如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作专题讲座,进行科研立项和课题研究等。开展校本培训时,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避免校本培训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校本培训的计划严格培训管理。二是由于校本培训的基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所以并非每所学校都可以成为培训基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某些方面相同的学校归为一类,选出满足条件的学校建设成为校本培训基地,为其它的学校提供受训基地。虽然以集中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曾受到人们质疑,但应看到集中培训模式还是有很多积极作用的。由专门培训机构负责高层次的、综合性、前沿性、专业性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提高专业教育水平。通过此次调查,本文认为虽然教师多支持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但为避免以前问题的出现,集中培训要做到“精”,并增强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二,在实践工作中改革教育、在科研中促进成长。很多接受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培训的知识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单纯的理论教学达不到培训目的,要让理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用实践检验、升华理论。目前,很多学校正在进行新课改的探索和研究,应鼓励教师参与到课改科研的实践中去。一方面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进步。实践和科研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很多教师认同的培训模式。除此之外,参观考察作为培训的一种新型形式,也可以多加应用。

  (三)在培训条件方面

  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减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单一的集中培训因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引起工学矛盾,给教师学员带来很大苦恼。因此,应全面考虑教师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满足教师需求。集中培训的时间要精短,将学习内容溶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

  七、调查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跟随时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教师继续教育在促进学校实力增长,提升教育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从近年来的继续教育培训来看,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继续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广大教育者和教育培训机构,要认清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寻求对策,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教研范文】相关文章
论文仓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仓(lunwenc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4 论文仓 lunwenc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759号-1